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2|回复: 2

[转帖] "家门口"的三国古迹--镇江北固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a9vg.com/html/guide/1456.html

再过段时间,三国无双4就要发售了,在满怀期待的同时,作为一个镇江人,更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突然很想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关于三国时期的古迹。所以在空闲之余就参考了一些镇江文献写了下面的一些东西。
我的家乡镇江是一个拥有许多历史古迹的城市。在三国,水浒,红楼梦等名著中都有相应的故事。其中,北固山的历史最为悠久。




江苏镇江北固山,险峻挺拔。相传东吴时孙权在北固山的前峰依山筑了“铁瓮城”。因此,这里留下了不少有关三国的传说和遗迹。1400年前,梁武帝曾在此峭壁上题写过“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后宋代书法家吴琚又摹写勒石,其字迹至今还清晰可辨。


北固山位于市区东北江边,高58米,长约200米。在唐代以前,北固山就如同半岛一样位于江面,三面临水,气势十分雄伟。相传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在宴席结束后陪刘备观赏江景,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边,气势雄伟,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


北固山分为前、中、后三峰。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东吴孙权所建铁瓮城在前峰下,现名鼓楼岗,明代的郡守为了抵抗倭寇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是北固山主峰。现在的北固山即指中峰与后峰,两峰之间有龙埂相通,后峰建有甘露古寺,寺前有清晖亭和北宋铁塔,寺后有多景楼和祭江亭。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上山下的许多名胜古迹,均与三国时代的孙刘联盟,拒曹鼎立的历史事实、传说有关。“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刘备招亲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偶”中有详细的记述。在赤壁之战之后,为夺回被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计策,以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与刘备为名,骗刘备到镇江,把他作为人质,不还荆州就杀他。不想这个阴谋被诸葛亮识破,并准备了三个锦囊妙计给刘备,结果弄假成真,刘备不仅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更带着她起逃出了东吴领地。孙权和周瑜不甘心,又派兵马去追,结果路上又被诸葛亮安排的伏兵打败,周瑜是“丢了夫人又折兵”。但从北固山留下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成亲的过程中,刘备却是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据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孙尚香“确系虞将军坚之女也,名仁献”,她才捷刚,有诸兄之风“,为江东第一小姐。汉建安十四年(209年),赤壁之战不久,“(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被京见权,绸缪恩犯“。建安十六年冬,刘备西征入川,孙权诡称母病”大遣船舟迫妹“。回吴,从此刘备与夫人各分东西,一别难相聚。公元222年,孙尚香听说刘备兵败病死于军中,彻底绝望,独自来到祭江亭,远远望这长江,悲痛之际投江自尽。
甘露寺在北固山后峰上。三国时的刘备去东吴招亲时,就住在甘露寺。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弃。甘露寺中有许多与刘备招亲相关的传说和古迹,以下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是试剑石,北固山中峰西麓的凤凰池内有两块巨石,高约一米,每方中间很整齐地裂为两半,像被利器劈成的模样,这就是试剑石,又名恨石。因为孙刘联姻,弄假成真,刘备当上了吴国太的乘龙佳婿。周瑜一计未成,又生一计,用新婚拖住刘备,让他在温柔乡中消磨豪气,刘备在镇江京口一留就是数月,回家之心与日俱增,十分的着急,有一天,孙刘二人一起来到凤凰池游玩,刘备看见水池中有一块巨石,当即拔下随从身上的佩剑,仰天暗自祈祷:"我若能返回荆州,成王霸之业,剑下石裂,若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只见火花飞溅,石应声而裂。孙权看到这个情况后问刘备:"你为何恨这块石头?"刘备假意地回答说:"我年近五十,不能为国清除贼党,心中异常愤慨。现蒙国太招我为婿,是我一生幸事。我向天问卦,如能破曹兴汉,就劈开这块石头,现果真如愿。"这时孙权心里却想,"刘备莫非用此话来蒙骗我的?"亦将宝剑拔出对刘备说:"我敢来问天意,若能破得曹操,也将石头劈开。"另一面却暗中祈祷:"如能再取荆州,兴旺东吴,石头也裂为两半。"随即也挥剑,并劈开另一块石头。两人都暗自感到满意,并留下了这两块试剑石。


二是溜马涧,刘备从荆州赶到镇江。按照诸葛亮的“敲锣打鼓”进东吴的计策,使东吴的老百姓都知道刘皇叔来东吴结亲的这个消息,消息传到孙权的母亲吴国太的耳朵里,在气孙权不告诉自己之余,要在北固山上的多景楼相女婿。结果吴国太相中了女婿下了相婿楼,就叫孙权在甘露寺摆酒宴请刘备。酒席中,刘备从甘露寺里望到窗外浩瀚的长江,一眼望见一只打鱼的小船,穿过浪头,在江上随浪漂浮。刘备深有感触,并回过头来对孙权说:"人家说南方人会弄船,北方人会骑马,这话一点也不假啊!"哪知道孙权会错意,自思道:"刘备莫非是嘲笑我不会骑马?",因此一定要跟刘备比试赛马。
从前前峰到后峰有条狭长并且曲曲弯弯的小路,叫做龙埂。这条路只有尺把宽,两边都是悬崖陡壁,地势十分的险峻。孙权就定好在这条路上比赛。然后命侍卫牵了一匹马来,飞身上马,把马缰绳一拎,一马当先的驰骋下山。过了一小会,又加鞭回到岭上来,对刘备说:"难道南人真不会骑马?"刘备听了便敞衣上马,飞奔下山。同样,他也是很快就回到山上来。两个人将马停在山坡上,扬鞭大笑。后人为纪念这个故事,把这里称为"溜马涧"、"走马涧"、"驻马坡"等名称。直到现代,靠江边的悬崖石壁上还留着"溜马洞"三个大字。要是乘船由北固山这边走,老远地还可以看到斗大的明代所刻的"勒马"两个巨字刻在峭壁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是祭江亭,现已改名凌云亭,古称北固亭。但本地还是叫祭江亭的比较多。这是一座石柱方亭,相传是孙尚香回到东吴后,思念刘备时经常来的地方。也是刘备死后死后孙尚香祭奠他的地方。该亭位于北固山的最高点。三国时孙刘联姻,孙夫人随刘备同去荆州后,又被孙权以母亲病危为借口,骗她回到江东,并强行留住她。后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战败,刘备病死在白帝城的消息传到孙夫人耳中,悲痛欲绝,便登上北固亭,向着西面遥远的地方祭典,最后投江自尽,因此,后人称北固亭为祭江亭、临江亭。



四是太史慈墓,北固山中峰下西南面,有一座古墓——东吴青年将军太史慈墓。太史慈,东莱黄县人,有勇有谋,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对母亲孝顺,对朋友重义气。曾劝刘备助孔融解北海之围。之后投奔同乡扬州刺史刘繇部下,州治在曲阿(今丹阳)。当时孙策已崛起江东,英勇善战,为江东豪杰。一次太史慈与孙策两军相遇,大战起来,他俩一直斗到丢甲弃兵,徒手肉搏,还是不分胜负。英雄惜英雄,双方都有仰慕之意。后来太史慈被孙策所擒,孙策亲自走上前去帮他松绑。太史慈在感动之际,决定投靠孙策。这就是《三国》中比较有名的“太史慈酣斗小霸王”的故事。
四十一岁的太史慈,在战场因救主中箭致伤,医治无效而亡。孙权因为要纪念这个忠心耿耿,英勇善战的猛将,以隆重的仪式,将他葬于北固山下,墓前立有石碑一块:“吴孝子建冒都尉东莱太史慈子义之墓”。抗战前墓曾修葺一新,后来因塌方为泥土湮没,墓与碑均毁。现在尚存一块原设于墓后的半圆形水泥靠壁。
其实刘备招亲实有其事,但乔国老说媒、吴国太相婿这些故事完全是后世文人的艺术加工。因为那时北固山上还很荒凉,没有房屋、寺庙,更没有甘露寺。刘备到镇江京口招亲时,吴国太、乔国老(乔玄)早已去世多年,骸骨无存。但好事者言之凿凿,特别是剧《龙凤呈祥》、《甘露寺》更是作了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戏中乔国老 "劝千岁……"那一大摞子脍炙人口的唱段,对刘备着实美化了一番,在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龙凤呈祥》更成了百姓家喜闻乐见的喜庆剧目,甘露寺也因此而披上了梦幻和浪漫的轻纱。
北固山在历史上还有一些经典传说,不过大都是在三国之后发生的事,所以在此就不在祥述了。
以上有一些细节资料和数据参考了镇江历史方面的书籍,所以也并非完全原创。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如果感兴趣的话也来交流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家事”,探讨我们自己“家门口”的历史文化。
附送两幅北固山的镇江二十四景图给爱画的朋友.


清代镇江京派画家周镐的镇江二十四景图中的《北固晚钟》
滨临长江,雄居金焦之间的北固山。一向以险峻著称。寺庙、亭台、冠镇山顶,形成”寺冠山”的特色,七层铁塔高耸入云,晚钟阵阵,把人们带入拂教的秘密的境地。现今北固山。


在新镇江二十四景图中当代镇江画家林长俊的《甘露朝晖》
北固山壁立临江,号称雄险,其巅有古寺曰[甘露]。想当年,遛马试剑,英雄难分仲伯;骑羊定计,孙刘决策破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虎纹猫家园

GMT+8, 2024-6-15 18:51 , Processed in 0.0182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