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Schelfaniel

[转帖] 星际争霸相关背景介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天堂64
2000年,由暴雪娱乐和Mass Media合作开发的《星际争霸64》在任天堂64平台上发行。该版本不仅包含了《星际争霸》和《星际争霸:母巢之战》的所有任务关卡,另增加了两个教学关,和一个新的隐藏任务“Resurrection IV”(复活IV)[56]。《复活IV》发生在《母巢之战》剧情之后,讲述了吉姆·雷诺等人在布拉西斯行星上营救被感染的斯图科夫——前地球远征军副总司令的故事。其中,《母巢之战》的任务必须使用任天堂64 4MB扩充卡才能运行[57]。《星际争霸64》重新设计了操作界面,还提供了两个玩家控制一个种族的模式[58]。《星际争霸64》不具备多人游戏的能力,没有任务中的语音对话,过场影片也被缩短,因此受欢迎程度远不及原作[56]。起初暴雪计划在PlayStation平台上开发这一版本,但最后选择了任天堂64[5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际争霸》发行于1998年,一年内即售出了150万套[72],成为当年销量最好的PC游戏。截至2009年2月,《星际争霸》的总销量超过1100万套[4]。游戏的发行同时使战网上多人对战的用户数量增长至了原先的8倍[73];《星际争霸》因而成为最流行的联机对战游戏之一[74]。

《星际争霸》获得了媒体的大量好评。许多评论家认为,尽管游戏或许没能跳出当今大多数即时战略游戏的惯用模式,但迄今为止,它无疑是同类游戏中最棒的[42][40]。此外,大多数评论家还称赞了游戏三个截然不同的种族的设计,称其不仅跳出了以往游戏两个相似阵营的设计,并且在平衡性上也做得非常出色[6]。GameSpot赞扬道其“避开了那个困扰着每个同类型游戏的问题”,以及“定义了这一类型的游戏,并使此后的所有即时战略游戏皆遵从这一标准”[40]。IGN特别强调,《星际争霸》可谓史上最佳的即时战略游戏之一[6]。评论家同样赞扬了游戏故事的设定,以及其呈现方式[6]。游戏的音效和配音特别得到了好评,GameSpot在随后称赞其是当时的十大最佳游戏音效之一[75]。多人联机部分也得到了积极的评价。《星际争霸》曾荣获数个奖项,包括IGN与GameSpot颁发的“史上最佳游戏”奖[70][76]。暴雪表示,《星际争霸》总计荣获37个奖项,包括2006年初洛杉矶Metreon购物中心举办的“游戏巡礼(英语:Walk of Game)”活动中的一枚星章[71]。

尽管在当时倍受好评,《星际争霸》的绘图和音效并不能与后期的游戏相提并论[6]。而游戏中的人工智能寻径系统也遭到了批评。PC Zone批评开发者无法开发出一个有效率的寻径系统,称这是“在即时战略游戏中最容易激怒玩家的部分”[69]。有些评论家也批评了游戏允许玩家快攻(rush)的设计[67],因此暴雪在此后的游戏补丁中两次调整了平衡性,限制了快攻战术的使用。

任天堂64版本的《星际争霸64》得到的分数普遍不如原版,并被批评了其粗劣的画质。但评论家同样肯定了高效率的控制界面,以及得以保留的高品质音效[41][56][6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际争霸》不断得到各种佳评,在《Edge》评选的“史上百佳游戏”中名列第37位[77]。由于极高的流行度,《星际争霸》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的三项纪录:“销量最高的PC即时战略游戏”、“职业联赛收入最高的游戏”、“比赛观众最多的游戏”[78]。

此外,《星际争霸》曾经进入过真正的星际空间。在1999年的航天飞机任务STS-96中,美国宇航员丹尼尔·巴利将一套《星际争霸》带入了太空。这套游戏环绕地球153圈后返回地面,现收藏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暴雪娱乐总部[79]。《星际争霸》还被用于进行学术研究。2009年初,柏克莱加州大学开办了一个预备课程,通过游戏来进行战略和理论研究[80]。

[编辑] 职业联赛
主条目:星际争霸职业联赛
《星际争霸》在韩国极受欢迎,销量超过450万套[81],并成功发展出了完整的职业联赛制度。职业玩家在韩国属于社会名流,并在三个专门的电视台上进行现场对抗[82]。职业星际选手可以获得电视台的签约、赞助以及比赛奖金。最著名的一位星际选手林遥焕(Slayer_'Boxer')拥有超过50万人的爱好者俱乐部[83];而另一位选手李允烈(NaDa)则表示在2005年的各大赛事中收获了20万美元[84]。

[编辑] 小说
主条目:星际争霸系列小说
《星际争霸》的故事情节被改编成为了数部小说。第一部《起义》(Uprising)由暴雪员工米琪·奈尔森所作,出版于2000年12月,作为了《星际争霸》剧情的前传[85]。另外两部——杰夫·格鲁伯所作的《利伯蒂的远征》(Liberty's Crusade)[86]和艾伦·罗森堡的《刀锋女王》(Queen of Blades)[87]——则通过了不同的视角讲述了游戏内容。在2007年的BlizzCon上,《星际争霸》剧情的原作者克里斯·梅森希望能将《星际争霸》和《母巢之战》的全部剧情改编为小说。此后的小说,如加百列·麦斯塔创作的《萨尔娜迦之影》(Shadow of Xel'Naga)[88]和《黑暗圣堂传奇》(The Dark Templar Saga)[89]则扩充了剧情主线,并建立了《星际争霸II》的故事设定。

[编辑] 桌上游戏
以《星际争霸》中的人物角色和兵种形象为原型,ToyCom公司生产了许多的仿真玩具人和可收藏的雕像[90]科学塑料模型(英语:Academy Plastic Model)公司同样按照1:30的比例尺生产了许多模型玩具,包括人族的机枪兵[91]和虫族的刺蛇[92]。此外,暴雪娱乐还与幻想飞行游戏(英语:Fantasy Flight Games)合作了一款星际争霸桌上游戏,包含了更加丰富的《星际争霸》角色塑像[93];并授权威世智公司出品了一个基于Alternity的RPG游戏《星际争霸:探险》[9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系列游戏
《星际争霸》的主要游戏系列包含了《星际争霸》的故事主线。这一系列的所有游戏都共用同一条时间线,即每一部游戏的剧情都由前一部承载而来。截至2009年7月,主要游戏系列包含了原版《星际争霸》[10]、官方资料片《星际争霸:母巢之战》[11]以及正在开发的续集《星际争霸II》。[12]主系列中的游戏都是即时战略类型的,玩家通过控制三个种族的部队完成剧情关卡。

除此之外,《星际争霸》系列还包括两部非官方资料片。这两部资料片同样基于原版时间线,重点讲述一些其他的人物和设定。[13]与原版《星际争霸》一样,它们也是即时战略类型的游戏。最后,游戏系列还包含一部正在开发的动作冒险游戏《星际争霸:幽灵》。[1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6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际争霸》系列在商业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在发售当年便在全球售出逾150万份拷贝[1] ,更荣膺当年最畅销电脑游戏称号。在之后的十年里,星际争霸共售出约950万份拷贝,其中有450万份销往了韩国[21]。据暴雪的数据统计显示,《星际争霸》上市之后,战网的多人游戏业务增长了800%[22] 。至今,《星际争霸》仍然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在线游戏之一[23][24][25]。《星际争霸》发售之后在韩国迅速蹿红,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的电子竞技产业[26] 。在韩国,电子竞技高手们拥有众多粉丝,超过三家电视台专门从事《星际争霸》电子竞技的转播工作[27] 。《星际争霸》获得的年度游戏奖项数不胜数[28] ,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即时战略游戏之一[29],并以其风格迥异但是平衡性极强的种族设定而闻名。[30]

虽然《星际争霸》的前两个资料片Insurrection和Retribution普遍评价不高[19],但母巢之战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Game Ranking的总评中得到了96%[17]的高分。在Game Zone杂志简短而不失溢美的评论中,作者认为其品质足以安慰那些因暴雪招牌式的跳票而苦苦等待的玩家,并高度赞扬了游戏的过场动画,称其与游戏浑然一体,不显突兀[31]。IGN评论说母巢之战提升了游戏的核心体验而不失其原汁原味[32],而GameSpot认为,暴雪在母巢之战倾注了大量心血,犹如对待一款全新的游戏[3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虎纹猫家园

GMT+8, 2024-6-14 22:52 , Processed in 0.03513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